开斋节期间在前往哥打峇鲁的13小时路程中,我们破解了三个关于电动车的迷思
每回我们分享电动车 (EV) 驾驶经验时,都会收到很多评论,例如电动车充电桩不够用、电动车在拥堵时无法长时间使用,以及电动车根本不适合长途驾驶等。 上周末,我们开始了1115公里的电动车公路旅行,前往吉兰丹和登嘉楼,以测试三个最常见的电动车迷思。这不是理论或实验室条件,只是现实世界的开斋节交通拥堵状况。 最常见的公路旅行之一,是在前往东海岸的返乡(balik kampung)高峰期间驾驶电动车。去年,我们在开斋节前夕驾驶比亚迪(BYD)Seal Premium,从吉隆坡经话望生前往哥打峇鲁。路程非常顺利,车子在一次充电后经过7小时的驾驶,我们到达目的地时电池电量还剩余22%。 到了2025年,我们在开斋节前两天出发,路线一样。最后,这是一次真正的考验,全程耗时超过13个小时,并在一些较差的交通状况下对电动车的效率进行了测试。 我们知道有些人会质疑,对于配备新电池的新电动车来说,续航里程不是问题,所以我们开着自己的起亚(Kia)EV6踏上了旅程。这辆电动车已有2年多历史(2022年车款,2023年1月注册)。 在出行之前,它已经行驶了近5万公里,而且仍在使用原装轮胎。 误解一:堵车时电动车会更快耗尽电池电量 “尝试在堵车13小时期间驾驶电动车前往哥打峇鲁。你需要备用充电宝或发电机!” 事实是,电动车在堵车期间非常高效。与使用燃料并产生大量热量的汽油或柴油引擎不同,电动车上的马达在怠速时消耗0kW。电动车的空调系统通常使用1-2kW的功率,非常省电。即使在下坡或刹车时,电动车电池也会通过再生制动回收一些能量。 在3月29日,前往加叻大道的道路非常拥堵,从甲洞到鹅唛收费站就花了2个小时。然后我们又花了2个多小时才到达云顶山脚休息站(Genting Sempah R&R)。 严重拥堵时电池电量每小时仅下降3% 在5小时的拥堵中,我们仅行驶了45.5公里,电池电量每小时平均仅下降3%。 2小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