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Kaspersky

大马仅今年首两季 Kaspersky:出现逾19万起网络钓鱼案例

大马仅今年首两季 Kaspersky:出现逾19万起网络钓鱼案例

卡巴斯基(Kaspersky)的一份报告显示,大马于今年首两个季度就有19万5032起与支付系统相关的网络钓鱼案例。 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这个数据让我国成为在金融网络钓鱼式攻击方面名列前茅的国家之一。 根据卡巴斯基发布与金融相关的网络钓鱼信息图(在东南亚),大马在今年第一季度有10万8755起与支付系统相关的网络钓鱼案例,在第二季度则有8万6277起。 虽然大马与支付系统相关的网络钓鱼案例,没菲律宾在今年两个季度共23万8111起那么多,但是大马仍高踞第二,紧接着是越南、印尼、泰国和新加坡。 在与银行有关的网络诈骗方面,大马处于中等水平,在今年两个季度共有2万7458起。 在与电商有关的网络诈骗方面,大马也处于中等水平,总共有9万1895起。 卡巴斯基写道:“这些数据都是来自卡巴斯基电脑用户的反网络钓鱼系统中,以确定性组件触发的匿名数据。” 卡巴斯基表示,该组件会检测用户通过点击电邮或网络上的链接,尝试打开所有包含钓鱼内容在内的页面。 国家银行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中,人均数码支付交易增加了4倍多,从2011年的49笔交易增加到2021年的逾221笔交易。 无现金交易仍然会是我国政府在金融科技行业继续努力的一部分,但这也让网络诈骗案越来越普遍。 卡巴斯基东南亚总经理姚祥忠表示:“无现金交易是值得欢迎的发展,对我们和网络诈骗分子来说,都能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随着大多数用户意识到可怕的网络诈骗,现在是时候采取行动,保护你的移动设备,以享有具有更多连接的区域金融环境所带来的好处。” 密切关注可疑电邮是避免掉入网络诈骗陷阱的好方法,如果该电邮通知事项看起来美好到不像真的,就检查两三次。 卡巴斯基还建议,你应该拥有两个电邮,一个作为官方用途,另一个则在你需要登录网站或收集信息时使用。 要小心那些会引导你进入一个网站的信息,因为有许多恶意软件可以进入你的联系人名单和金融应用程序。 建议民众使用具有反钓鱼和安全支付功能的可靠安全解决方案,并保持警惕。过于谨慎也无妨,尤其是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网上交易。 【图片来源】 相关新闻 WhatsApp新功能可半途加入群聊 Kaspersky:恐增窃听风险 ...

卡巴斯基被列入美国安全风险清单

卡巴斯基被列入美国安全风险清单

鉴于俄罗斯乌克兰冲突,俄罗斯的AO卡巴斯基实验室(Russian cybersecurity firm AO Kaspersky Lab)已经被美国政府列入国家安全威胁名单。 该名单将禁止美国联邦政府补贴用于购买卡巴斯基的产品和服务。 具体来说,卡巴斯基被列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安全网络法》第2条中涵盖的设备和服务名单。 这意味着美国企业不能使用联邦通讯委员会的普遍服务基金补贴计划购买卡巴斯基的通讯设备和服务。 这家俄罗斯公司与其他两间公司被纳入该名单,即中国移动(美国)公司(China Mobile International USA Inc)和中国电信(美洲)公司(China Telecom (Americas) Corp)。 这个名单 8他7他77 7去777值得注意的名字还有华为(Huawei)和中兴(ZTE),他们皆在2021年被加入名单内。 ...

手机恶意软件攻击猖狂! Kaspersky:佳节提防假电子钱包

手机恶意软件攻击猖狂! Kaspersky:佳节提防假电子钱包

据卡巴斯基(Kaspersky)网络安全报告称,他们于2020年在大马共侦测到10万3573次来自手机恶意软件的攻击,其中高达99.9%的威胁是以安卓手机为目标,至于苹果的iOS系统则不到0.1%。 我国是去年受手机恶意软件攻击最多的8个国家之一,达19.68%,而遭受攻击最多的国家是伊朗,达67.78%。 来源: Securelist 据卡巴斯基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克里斯·康奈尔(Chris Connell)表示,网络犯罪分子“手段繁多”,试图用恶意软件感染智能手机,其中包括诱导消费者下载假的电子钱包应用程序。 卡巴斯基指,网络犯罪分子会根据全球趋势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诱导受害者,而新冠病毒则是2020年用于感染或骗取受害者钱财的最大话题。 另外,地区经理Nicole Woo强调,开斋节也是网络犯罪分子会使用的主题之一,特别是在消费者使用不同类型的电子钱包和银行的无现金应用程序时。 她说:“消费者应该对这些潜在的攻击保持谨慎。" 康奈尔说,对于红包钱(青包)方面,只要遵循适当的安全措施,使用数码支付会更安全;他补充,消费者防范意识的提高,是减轻网络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我国正迈向数码化及5G时。 除了试图提高人们对手机恶意软件的认识,卡巴斯基去年还发布了有关数码声誉的报告。据报告显示,亚太地区每10个用户中,就有3个承认自己的社交媒体档案中没采用真实姓名、照片和个人身份信息。 34%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在不使用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对某人或某事提出不同意见;而其中22%人则是在网络上从事在线跟踪活动。

Recommended

No Conten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