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Nvidia

游戏画面更顺畅!全球首款500Hz电竞显示器华硕ROG Swift登场

游戏画面更顺畅!全球首款500Hz电竞显示器华硕ROG Swift登场

两年半前,华硕(Asus)推出全球首款360Hz电竞显示器,他们最近在2022年台北国际电脑实体展(Computex 2022)推出全球首款500Hz电竞显示器——ROG Swift 500Hz。 顾名思义,这款显示器具备500Hz刷新率,相比典型的60Hz显示器,它的刷新率提升了8倍以上。 ROG Swift 500Hz采用24.1寸FHD屏幕,使用新的 “电竞TN ”(eSports TN)面板,或简称E-TN。在竞争对手的IPS和VA面板还没出现之前,TN面板能提供最快的刷新率,但是近年来,因为IPS和VA已超越它,所以它已经不再受宠。 华硕表示,与普通TN面板相比,他们的新E-TN面板的反应时间快60%,以获得更好的速度和清晰度。 除此之外,为了能提供更好的电竞显示器,华硕与Nvidia合作,将Nvidia G-Sync技术与Nvidia Reflex 分析器一起纳入显示器。它们结合后会出现振动模式,允许更多的光线通过LCD晶体,也许能改善TN面板在亮度和视角方面的老问题。 当用户使用配上兼容滑鼠和显卡的显示器时,能使用Nvidia Reflex 分析器来测量端到端的系统延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7mT7QqOAA ...

PLUS采用Nvidia GPU和软件 以处理车牌识别工作

PLUS采用Nvidia GPU和软件 以处理车牌识别工作

如果你已错过了,我国政府为了在2025年前实施多通道流量(MLFF)收费系统,南北大道公司(PLUS)已在整个南北大道部署RFID和自动识别车牌系统(ANPR)。 最近,英伟达(Nvidia)透露,ANPR系统是旗下的视觉设计算技术解决方案运行,该解决方案使用Nvidia的GPU网络。 根据Nvidia部落格文章指出,该识别车牌系统由Tapway实施,它是大马的初创公司,并且和Nvidia Metropolis成为合作伙伴,早在2019年以来一直与南北大道公司合作。 当局将透过摄像头和人工智能, 旨在为每天超过150万名道路使用者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如果你还不晓得,不同类别的车辆是不同收费标准,而且有人试图在大道上试图换卡以换取更低过路费,为不同类别的车辆提供专用车道主要是减缓交通阻塞,这就是Tapway的VechicleTrack系统的作用。 图片来源:Tapway 有了这个系统,南北大道可以采用自动支付过路费方案,这样大大减少人力,除此之外,它还可通过将支付卡ID与车牌配对,以确保进出入收费站是使用同一张卡,还有减少因为欺诈造成的损失。 Tapway在案例研究报告中指出,该自动识别车牌系统准确率超过99.4%,车辆分类准确率超过99%。 Nvidia分享,Tapway使用Nvidia GPU和软件进行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因此它可在对短短50毫秒(ms)内读取车辆的车牌号码、类型、品牌与颜色。 除此之外,在车辆接近收费站时,工作速度可达到每小时40公里,VechicleTrack系统在任何光线和天气条件下都能操作,准确率依旧保持在97%。 这是通过Nvidia的Triton推理服务器(Triton Inference Server)进行操作,它是一个可处理多达50个同步视频流的单一GPU。 该视觉设计算技术全靠Nvidia的A100和V100 Tensor Core GPU的云网络上进行人工智能模型训练。 ...

隐瞒加密货币采矿影响 Nvidia被罚逾RM2400万

隐瞒加密货币采矿影响 Nvidia被罚逾RM2400万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透露,当局已解决对Nvidia指控,因为Nvidia未能充分透露加密货币对其游戏业务的影响,因此,Nvidia已经被罚款550万美元(约2403万5000令吉),而Nvidia已经同意支付这笔罚款。 Today we announced settled charges against NVIDIA Corporation for inadequate disclosures concerning the impact of cryptomining on the company’s ...

找Intel代工芯片?NVIDIA证实在谈合作

找Intel代工芯片?NVIDIA证实在谈合作

早在去年7月,英特尔(Intel)首席执行员帕特基尔辛格(Pat Gelsinger)就表示要通过旗下的合同芯片生产部门——英特尔代工服务 (IFS)致力扩大第三方芯片制造的能力。 最近,该领域著名公司英伟达(NVIDIA)表示,有兴趣考虑让英特尔代工厂生产芯片。 NVIDIA首席执行员黄仁勋最近被问及与Intel合作的可能性时表示,实际上是Intel有兴趣让英伟达使用他们的代工厂。 “Intel有意让我们使用他们的制造工厂,而我们对探索这种可能性也非常感兴趣。但是,关于代工合同的讨论需要很长时间,因为这涉及到整合供应链。” 黄仁勋 Pat Gelsinger 同时,帕特基尔辛格也证实,Intel正与NVIDIA进行相关讨论。他表示:“我们对英伟达考虑使用英特尔工厂代工芯片感到兴奋,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合作时间表。” 他也对英特尔代工服务引起业界极大的兴趣感到非常兴奋;此外,这也引起外界猜测,随着黄仁勋谈论使用英特尔代工制造芯片,Intel的股价也急剧上涨。 目前,NVIDIA大部分的芯片是由台积电(TSMC) 制造,随后这些芯片将会发送给 NVIDIA 的硬件合作伙伴,为显卡等添加自己的冷却系统。 然而,由于台积电和其他所有主要芯片制造商的产能都已经达到极限,黄仁勋正寻找其他潜在的合作伙伴来帮助分散负载是有道理的。 此外,这将会是个双赢局面,因为帕特基尔辛格仍在努力为IFS争取更多大牌,因为亚马逊和高通已成为 IFS的客户。 考虑到Intel即将推出自己的显卡系列,这无疑是个奇怪的合作伙伴关系。话虽如此,但黄仁勋似乎并不担心与Intel这样的竞争对手合作,仅表示后者多年来已知道他们的秘密。

研究人员使用NVIDIA加速创建活细胞模拟

研究人员使用NVIDIA加速创建活细胞模拟

我这样说或许会曝露年龄,但我还记得《孢子》(Spore)这款游戏和当时看到预告片时多么兴奋,它基本上是“神的游戏”(God Game),因为你创造一个小生物体,让它自己经历生命,虽然技术上看起来不一样,但整体工作站的显卡已变得更优,现在还可以用来创建模拟活细胞。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研究人员正在利用NVIDIA Titan V和Tesla Volta V100显卡,来创建模拟活细胞,并且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工作原理,本质上来看,它们已经建立一个三维模型,这是一个完全动态的活细胞动力学模型。 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细胞经历了氨基酸和核苷的主动运输过程,活细胞如何平衡生长和新陈代谢的需要,让研究人员了解到一个简单的细胞生存规律。 该大学化学教授和活细胞物理中心联合主任再达(Zaida Luthey-Schulten)指出:“即使最小的细胞也需要20亿个原子,如果没有图像处理器(GPU),不可能在现实的生活中做出这样的3D模型。” 她说:“我们发现模拟细胞中出现的基本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编程进去,而是我们在模型中的动力学参数和脂质机制是正确的。” 再达(前者)与她的毕业生赞恩、 本杰明(Benjamin Gilbert)和特洛伊(Troy Brier)。 ...

NVIDIA发布三款预算型笔电显卡

NVIDIA发布三款预算型笔电显卡

用户一直希望入门级游戏笔电能搭载新的显卡,虽然英伟达(NVIDIA)早就推出GeForce RTX 3050和RTX 3050 Ti,但是也许是受到全球芯片短缺的影响,对于预算型玩家而言,配备这些显卡的笔电的售价仍然有点高。 因此,一些入门级游戏笔电仍然配备2019年最后一代GeForce 1650的配置,如宏碁(Acer)Nitro 5。不过,英伟达看起来将改变这种状况,通过用于笔电的GeForce RTX 2050,以便能在两者之间提供很好的中间地带。 在我们开始讨论之前,首先解释一下这不是基于RTX 20系列显卡所使用的图灵(Turing)架构,而是采用了RTX 30系列的安培(Ampere)架构,拥有2048个CUDA核心,这甚至超过了GeForce RTX 2060显卡。 事实上,它拥有与GeForce RTX 3050相同数量的CUDA核心,然而由于只拥有64位内存接口宽度,所以它的性能仍然会比RTX 30系列中的其他显卡和RTX3060显卡来得差。 英伟达GeForce ...

NVIDIA RTX 3050或明年第二季度发布

NVIDIA RTX 3050或明年第二季度发布

如果你在过去几个月里试图建立或购买一台入门级游戏PC,你可能会意识到,现在显卡的选项很少了。 超微半导体(AMD)和英伟达(NVIDIA)都还没有发布其最新消费级显卡阵容的入门级选项,这意味着对许多寻求简单和实用的游戏装备的人来说,他们一直不得不寻找上一代GPU,例如RTX 2060和GTX 1660 Super。 然而,似乎有消息称英伟达推出了新的显卡。根据VideoCardz泄漏的消息,RTX 3050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发布。RTX 3050的性能表现应该会比GTX 1660 Super来得好,但仍然比RTX 3060,以及传闻中拥有12GB VRAM的RTX 2060更新版来得差。 他们声称,RTX 3050将提供3072个FP32内核,并将使用8nm工艺制造的GA106  Ampere芯片,可能有8GB VRAM。正如预期的那样,50级的英伟达显卡是为希望以全高清玩游戏和电竞的用户设计的。 当然,这不应该与目前市场上用于笔电的移动RTX 3050和RTX 3050 ...

GPU和SoC价格或调涨! 三星提高芯片制造价格

GPU和SoC价格或调涨! 三星提高芯片制造价格

或许你已经知道,但还有人不晓得,三星(Samsung)不仅是制造Exynos系统芯片,事实上,他们的代工厂还为英伟达(NVIDIA)的显卡和高通(Qualcomm)制造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韩国科技巨头公司提高半导体价格的消息,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科技行业价格出现连锁反应。 现在必须关注的是,三星这样做并不是没有原因,该公司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财政报告中提及,三星计划扩大位于韩国平泽(Pyeongtaek)S5生产线制造厂,为了配合此计划,所以作出价格的调整,以帮助三星未来的任何投资提供资金。 这是三星平泽线1号工厂。 该制造厂即是平泽S5线工厂,它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施,以处理三星最前沿的技术,例如5纳米和4纳米工艺节点。 为何扩建工作对三星来说成本如此高,主要是S5线工厂采用极紫外光(EUV)技术制造芯片。 这个技术使用机器成本为1.2亿美元(约5亿640万令吉)至1.5亿美元(约6亿3300万令吉),因此三星试图将部分成本转移至下游。 英伟达最新显卡系列皆采用三星8纳米工艺制造,高通旗舰产品骁龙888和骁龙888+同样是三星制造,还有单片系统(SoC)和自家Exynos系列芯片。 三星芯片涨价究竟会对客户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还有待观察,成本可能最终落在消费者身上。 随着三星计划扩大旗下工厂,从长远计划来看,这对芯片供应可能会更好。 不得不提的是,三星并不是唯一调整硅片生产价格的公司,今年初,台湾积体电路制造有限公司(TSMC)已降低硅晶圆价格,尽管没有全面涨价,该公司是取消部分客户的部分的折扣。 至于三星,我们还是希望,这不会导致消费者在想要购买产品的价格有重大的变化。 【资料来源、2】

斥资400亿美元 英伟达收购软银集团旗下ARM

斥资400亿美元 英伟达收购软银集团旗下ARM

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证实,将以400亿美元(约1660亿令吉)从日本软银集团(Japan Softbank)手中,收购处理器架构设计公司ARM。这项交易将在芯片行业中创建一个新巨头,同时把英伟达推向更高峰,并利用ARM的技术在手提电脑领域立足。 软银在2016年以310亿美元(约1290亿令吉)收购ARM,这是当时被认为半导体行业中最大的一笔交易。在出售给英伟达之后,日本科技集团将拥有不到10%的ARM股份。 英伟达是图形处理器(GPU)领先的制造商,ARM也设计GPU,还用于驱动当今的视频游戏。总部位于圣塔克拉拉的业务,如今也涉足其他领域,包括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汽车和数据中心。该公司最近还发布全新RTX 30系列GPU,有望支持高达8K游戏。 英伟达首席执行员黄仁勋展示该公司最新的RTX 30系列GPUS。 同时,ARM为包括苹果、三星和高通在内的多家公司提供了移动处理器的动力芯片技术。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公司不生产芯片,而是将技术许可给其他人使用生产芯片。随着苹果宣布,未来的Macs转换为ARM芯片,该公司的地位更为突出。 根据协议,ARM将作为英伟达旗下的一个部门运作,保留在剑桥的总部,英伟达表示,将在剑桥建立一个全新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英伟达不希望ARM改变当前的许可模式,以及保持中立提供商的地位。根据彭博社一份报告指出,英伟达没去做迫使客户离开的事。 以前,英伟达雄心勃勃希望将业务多元化,并生产用于手机的(CPU)。但是英伟达除了是在Nintendo Switch之类的设备中使用Tegra移动芯片组之外,在CPU设计或移动硬件方面还没做太多的准备。 英伟达和ARM都将这次机会视为开发AMR芯片AI软件的机会,这些芯片都可以用在智能手机到服务器,去年,英伟达表示,有兴趣在ARM处理器帮助下创建超级计算机。此举动旨在帮助该公司深入开发研究用于建模复杂系统,例如气候变化预测的高级系统。 英伟达首席执行员黄仁勋(Jensen Huang )在一份声明指出:“人工智能是当今时代最强大的技术力量,并开辟新的计算领域。”在未来几年里,数以万计以AI运行的计算机将创建新的物联网你,规模将会是人联网的数千倍。我们将创建一家在AI时代享有盛誉的公司。” 尽管英伟达和ARM的董事会已经批准了这次的收购,但是该交易还必须得到美国、英国、欧洲以及中国在内的多个司法管辖区通过监管机构的批准。 英伟达收购AMD很大可能,将面临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若没有延迟两家公司的交易将会在18个月内完成。 【资料来源】

Page 2 of 2 1 2

Recommended

No Conten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