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诈骗

防止诈骗或存款被盗 马银行推出Money Lock新功能

防止诈骗或存款被盗 马银行推出Money Lock新功能

网络诈骗,尤其是与网上银行有关的诈骗越来越普遍,引起网上银行用户的恐慌。为了帮助应对和减少网络诈骗,马银行(Maybank)旗下MAE应用程式推出一项名为“Money Lock”的新功能。这是马来西亚首个反欺诈安全功能,让用户能够锁定指定存款金额,防止未经授权的提取和盗用。 马银行已于2024年年中在新加坡推出了这项功能,如今也在大马也推出此功能。 Money Lock是什么,它如何运作? Money Lock允许客户锁定储蓄户头或来往户头中的资金,以防止线上操作,从而有效保护资金免受网络诈骗的威胁。你可以根据户头中的可用余额来选择锁定金额,最低10令吉起。 你可以直接通过MAE App增加锁定金额,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且Money Lock的激活次数不受限制。锁定期间,你的户头的余额将继续享有相同的利息或利率。 不过,如果你想解锁或减少锁定的存款金额,仅需前往马银行的柜台或自动提款机(ATM)进行快速验证即可。马银行表示,采取这一措施是为了确保锁定资金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验证成功后,资金将根据你的要求立即解锁或减少。 Money Lock如何保护我的资金不被诈骗者盗取? 为了客户的安全,锁定的资金将受到保护,以防止任何网上银行和ATM活动。锁定的资金不能用于网上转账、ATM提款、扣账卡刷卡、缴付账单/信用卡/还贷款、存入定期存款、常行指令(standing instructions)等,从而为客户增加多一层保护。 为了降低欺诈风险并保护客户,马银行已实施各种措施打击欺诈行为,包括: 使用Secure2u取代SMS OTP,有效防止SMS TAC欺诈 限制每位客户只能在一台设备上访问网上银行,从而阻止诈骗者在未经授权的设备上访问客户户头 ...

粉丝专页管理员请注意!假链接窃取脸书登录凭据

粉丝专页管理员请注意!假链接窃取脸书登录凭据

如今,对我们来说,拥有社交媒体很重要,尤其是当社交媒体是吸引顾客或社区的主要渠道之一时;因为违反政策而丢失脸书粉丝专页是应该认真看待的事;诈骗者正在使用精心设计的策略来欺骗脸书管理员,以让他交出登录凭据;若你正在管理脸书专页,这是你需要注意的事。 最近,我们收到邮件,声称我们的脸书专页违反了其中一项脸书专页条款,不过并没有说明到底“违反”了什么;该邮件还提供你脸书URL,给你机会在那里上诉。 如上图所示,尽管注明是来自“Facebook Support”,但该邮件是从另一个区域名称发送的;若你点击链接,它会去到具有相同消息的脸书专页,这看起来合法,但实际上是脸书的“Notes” ,任何人都可以在脸书专页创建“Notes”。 可怕的是,他们可以制作假的URL,然后把你带到另一个位置。如下图所示,所谓让你上诉的链接,实际上是指向bit.ly,而不是脸书官方专页。 如果你点击,它将进入另一个假装成脸书专页的网站。该专页有脸书帮助中心( Facebook Help Centre),并显示“Appeal Page Policy Violation” 表格,该表格要求你提供你的电邮、专页URL和密码。 这显然是骗局,骗用户交出登录他们脸书的资料;若你在假的表格填写你的电邮和密码,攻击者就会窃取你的脸书账号和专页;一旦拥有控制权,他们就可以滥用你的账号来诈骗你的联系人和追踪者。 如果你是脸书粉专管理员,我们想提醒你注意这种网络钓鱼策略。务必在脸书平台查看,而不是点击从电邮或其他管道发送的链接。 为了防止更多人受骗,你可以举报这些诈骗电邮、脸书粉丝专页,以及误导性活动;若你使用Gmail,你可以举报该电邮为网络钓鱼邮件,以供内部审核。 如何避免诈骗? 1.仔细检查消息来源 第一步要做的是检查讯息的来源;若你收到电子邮件通知,请确保该邮件确实来自平台本身(例如facebook.com),而不是其他电子邮件。或者,你可以通过官方支持渠道来阐明该平台。 如果是脸书,他们通常会在脸书通知你任何错误或违规通知。同样地,若是YouTube,将会通过YouTube Studio警告你任何有关版权或侵犯版权的问题。 ...

WhatsApp 骗案盛行 ! MCMC 促勿分享验证码

WhatsApp 骗案盛行 ! MCMC 促勿分享验证码

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发声明警告,不法份子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接管您的WhatsApp账号;MCMC说,诈骗集团会用各种方法,骗取WhatsApp向您发送的6位数验证码。 与网络银行和电子钱包类似,这些一次性验证码都不应该与任何人(包括银行人员)共享,一旦交出验证码,诈骗集团将能够使用您的WhatsApp账号进行各种操作。 诈骗者想要您的验证码 WhatsApp只有在有人试图登录您的手机号时,才会通过短信发送验证码。MCMC也强调了几种诈骗方法,其中包括他们会假装成一个遇到麻烦的朋友,并要求您帮忙把验证码发过来,而验证码会“转发”到你的号码上;有时,骗子甚至会自称是WhatsApp的员工。 诈骗者也可能通过WhatsApp系统,故意多次输入错误的验证码,以触发语音认证的功能,再趁机骇入原用户的语音信箱,取得语音认证,即可侵占用户的WhatsApp账号;如果受害者没有接听电话,诈骗者可能会尝试通过访问您的语音信箱来检索代码。 他们可以做什么? 据WhatsApp表示,诈骗者将无法阅读您的信息,因为所有信息都储存在您当前的设备上,并经过端对端加密。但是,他们将能够看到您所在的群聊列表,如果有人获得了您的WhatsApp账号的访问权限,他们便会滥用您的身份,假借紧急状况的名义向您的朋友或家人索取金钱。 如何保护您的WhatsApp账号? 黄金法则是不要把你的6位数密码分享给任何人,它只为你而设。如果有人要求您发送密码,您一定要忽略这个要求。 为了更好地保护您的账号,建议启用WhatsApp的两步验证。该功能自2017年开始引入,它为您的账号增加了额外的安全层。默认情况下,WhatsApp不使用密码,它依靠短讯验证来登录。 两步验证的方法,允许你添加一个自定义的6位数密码,若需要重置密码,用户需要输入电邮地址;如果有人需要登录您的WhatsApp号码,他们需要您的自定义6位数密码和短讯验证码。 如果您仍然使用手机订阅的语音信箱,MCMC建议您将密码改为复杂的组合。这是为了防止骗子进入您的语音信箱。 如果注销了该怎么办? 如果您的账户在其他设备上登录,WhatsApp会自动将您踢出,要重新获得访问权限,您应该尽快登录回您的手机号码,这也需要短讯验证。一旦您登录后,前一个人将自动注销。验证码总是随机生成的,所以这意味着他们不能用旧的验证码登录。 如需进一步阅读,您可以查看WhatsApp关于账号被盗和收到您没有请求验证码的帖文;如果还没有激活两步验证,请观看以下视频并进行操作: https://youtu.be/H7ebvsiohFo 另外,为了保护个人及不涉及犯罪行为,用户也必须向警方、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及Whatsapp公司做出投报。 您可通过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网站 https://aduan.skmm.gov.my 、或通过WhatsApp(0162206262)及电邮([email protected])进行投报。

误信脸书比特币投资广告! 25岁学生被骗逾8万

误信脸书比特币投资广告! 25岁学生被骗逾8万

虽然常在脸书(Facebook)和Instagram上看到一些人在谈论比特币(Bitcoin),但我从来没深入了解,不知道他们是想卖比特币还是只是在宣扬比特币。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一名学生在脸书上看到比特币的广告后,被骗高达8万4600令吉! 据马六甲商业罪案调查组主任顺德拉(E.Sundra Rajan)表示,这名25岁的受害者在脸书上接触相关广告后,诈骗集团便通过WhatsApp向她介绍投资比特币的细节。 除了向受害者承诺可在72小时内获得丰厚回报外,诈骗集团更要求她在1月5日至8日期间,到指定网站进行注册。 “受害者分阶段向5个不同的户头付款,以购买总额为8万4600令吉的比特币;期间嫌犯不断指示受害者付款,直到她没钱后,才通知家人并揭发这场骗局。” 他补充,这名学生是于1月8日(周五)在甲州东街纳(Tengkera)警局报案,目前警方正以刑事法典第420条文(欺骗及不诚实地引诱他人移交财物)对该案件进行调查。 顺德拉还提醒民众,不要被“可短时间内获得高回酬”的广告误导及上当;他还补充,民众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如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和证券委员会获得与投资相关的信息与详情。 此外,他还建议民众,可通过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批准的数字资产交易所,购买或交易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如Luno、Sinergy和Tokenize;目前,1个比特币相当于13万8174令吉98仙。 来源: The Verge 比特币骗局已盛行一段时间,2020年7月,曾有黑客攻击了多个经验证的推特帐户,如比尔盖茨、马斯克、拜登、苹果(Apple)和Uber,并分享相关骗局行骗。

Truecaller:金融服务的骚扰电话激增95%!

Truecaller:金融服务的骚扰电话激增95%!

Truecaller手机应用程序能帮助用户防止骚扰电话,最近该公司发布报告,并指出马来西亚骚扰电话的趋势;根据调查结果,在过去一年,金融服务的骚扰电话增加了95%,以及保险公司的骚扰电话增加了50%。 根据Truecaller报告,马来西亚在今年的骚扰电话总数也比去年略微增长了2.7%;该公司也指出,在马来西亚,有97%的骚扰电话是来自国内电话号码。 调查结果显示,在马来西亚的骚扰电话中,金融服务占41%、诈骗者占24%,以及保险公司占15%。 该公司还指出,在3月和4月的行动限制令(MCO)期间,骚扰电话的数量大幅减少;骚扰电话数量在3月下降到600万通,4月的时候则下降到200万通。 Truecaller表示,相信这可能是因为电话推销员和骗子都无法获得某些设备和技术。 不过,这是暂时的情况,因为到了5月和6月,随着政府放宽行动限制令后,骚扰电话的数量又开始增加了;现在,从今年年底的情况来看,诈骗者似乎又如往常一样进行诈骗,因为数据又回到了与年初相同的水平。 该公司表示,绝大多数诈骗者喜欢诈骗老年人、儿童和家庭主妇;诈骗者还自称是他们的亲人或内陆税收局(LHDN)或警察等权威人物,来恐吓这些人乖乖给钱。 Truecaller最近发布受骚扰电话影响最大的20个国家年度报告,该报告指出有关全球骚扰和欺诈电话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见解;去年,马来西亚排名第19,但看起来情况有所改善,因为我国已经不在前20名了。 Truecaller在全球已帮助阻止313亿通骚扰电话,比去年增加了18%;该公司将这个结果归因于更多的用户使用他们的服务,以及骚扰电话的数量增加。 想要使用Truecaller的民众,可透过谷歌应用商店和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欲知更多详情,可浏览Truecaller官网。

捣破澳门诈骗及网上赌博案 警方逮捕11人 

捣破澳门诈骗及网上赌博案 警方逮捕11人 

警方捣破了一直在吉隆坡经营澳门诈骗和网上赌博的集团;根据Malay Mail报导,警察在首都吉隆坡展开3个取缔行动,逮捕了11人,其中包括4名中国籍男子。 金马警区主任莫哈末再纳助理总监表示,第一个取缔行动逮捕了3名中国籍男子,年龄介于28岁至34岁,地点在苏丹伊斯迈路衔接多拉沙米路的公寓内。 在取缔行动期间,警方起获40部各种品牌的手机、两台电脑以及现金1168人民币(约726令吉)和5011令吉;根据警方调查,他们发现该集团正在进行澳门诈骗,所有嫌犯均被延扣至周五(25日),以进一步调查。 金马警区的刑事调查组也展开两个取缔行动,在第一个取缔行动中,他们在住宅区逮捕了一名涉嫌网上赌博的35岁中国籍男子。 在另一个取缔行动中,警方拘捕了7个人,其中包括一名泰国妇女和一名越南妇女,年龄介于21岁至33岁之间;警方在行动中起获用于赌博的扑克牌、赌博记录纸和现金2万3200令吉。 另外,警方多次发出有关诈骗的警告和提醒,民众必须谨防那些假扮警察或银行职员的人士;您可以查看警方提供的3个贴士,以保护自己免受欺诈。 【资料来源、图片来源】

没推出升级“红卡”活动! BigPay促用户别受骗

没推出升级“红卡”活动! BigPay促用户别受骗

BigPay最近发布了诈骗集团获取用户账户资料新方式的安全警告,正如早前的报导所提到,这些诈骗集团正使用各种技术及骗局,诱骗民众提供他们的一次性密码(OTP)。 除了利用赢取诱人奖品的骗局,诈骗集团最近还通过“免费升级BigPay卡”的新骗局进行诈骗。 据悉,诈骗集团会告知受害者,升级后的蓝色BigPay卡将会变成红色,并且需要他们提供个资和一次性密码进行验证;此外,诈骗集团还会以“被选中升级”为借口,以让受害者上当。 https://twitter.com/luminxtea/status/1338443242623229953 BigPay目前已出面澄清,他们没有推出升级红色或高级BigPay卡之类的活动,并敦促所有用户保持警惕,即使对方称自己来自BigPay,也不要向任何人分享一次性密码。 在多数情况下,诈骗集团会盗用BigPay的商标,好让他们看起来合法;在任何情况下BigPay的员工都不会向用户询问一次性密码或密码,若陌生人获取您的手机号码及一次性密码,他们将能够登录您的户头。 https://twitter.com/bigpaymeapp/status/1323179378470084608 如果您收到类似的电话或短信,请将其截图并报告给BigPay,您能通过应用程式或[email protected]与BigPay联系。 BigPay也已分享一则有关诈骗集团利用他们的平台行骗的文章,同时也保证他们的系统是安全的,此外该系统还具有多重身份验证,其中包括利用PIN、OTP及Touch ID以保障用户的户头安全。 另外,若您丢失了实体卡,则可在应用程式中立即进行冻结程序。 如果您确实收到了诈骗电话或短信,BigPay建议您恶搞这些诈骗集团以获得“乐趣”;此外,BigPay在他们的博客中表示,您和他们浪费越多时间,就会减少他们骗取其他人的机会。 除了BigPay,早前警方也分享了网民的经历,并呼吁民众提防利用GoPayz行骗的诈骗集团,更多详情可浏览《分享网民经历!警方吁GoPayz用户提防新骗局》。

10年来发欺诈短信暗骗逾亿! 反贪会查5电信公司

10年来发欺诈短信暗骗逾亿! 反贪会查5电信公司

据悉,我国最近有5家电信公司和约100家内容供应商,涉嫌参与短讯诈骗,从预付用户的费用中,骗取高达1亿令吉的款项;据信,这类的短信骗局已持续了10年之久! 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MACC)的报告指出,内容供应商在未经用户许可下,擅自发送多种类型的短信,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取50仙至5令吉不等的短信订阅费。 “这些诈骗短信通常是互动内容,如游戏、铃声以及壁纸等,一旦受害者收到短信,他们的预付金额就会立即被扣除。” 反贪污委员会自3月开始调查以来,发现这类诈骗短信往往都涉及到电信公司的员工,而这些人员都在电信公司中当任重要的职务。 报导称,反贪污委员会在11月份,就逮捕了几名前电信公司的首席技术员及行销员,以协助调查。 来源: Harian Metro 反贪污委员会表示:“受贿与诈骗的相关人员包括支付人员、预算协调员、独家内容制作者、治理提供者、产品经理、项目负责人等重要角色;据调查显示,他们会与内容供应商一起进行诈骗工作。” 来源: Lowyat.net 该机构也提及,电信公司的员工受贿的金额高达10万至20万令吉;此外,电信公司的内部员工,也会把获取的个人资料,出售给其他诸如在线会员营销等机构。 目前尚不清楚反贪污委员会的调查,是否已经阻止了短信骗局,因为他们还在调查其他电信公司;若您最近也收到类似的诈骗短信,也可点击这里,向有关当局举报。

分享网民经历!警方吁GoPayz用户提防新骗局

分享网民经历!警方吁GoPayz用户提防新骗局

马来西亚皇家警察网络犯罪警报脸书专页(Cyber Crime Alert Royal Malaysia Police)发文提醒民众,他们最近发现有不法份子透过WhatsApp,向民众索取银行转账验证号码(TAC)或一次性密码(OTP)的新型骗局! 该帖文分享了一名脸书女用户的亲身经历,以及一则关于63岁男子被骗走逾8万令吉的新闻链接,以呼吁民众别向陌生人分享TAC或OTP。 其中,脸书用户努凯鲁妮萨(Nur Khairunnisa Shaharum)在帖文中呼吁民众要提高警惕,并写道:“大家请小心,我几乎被这个号码骗了,该号码多次要求我与他们共享TAC码,但我拒绝了,由于觉得很他们的行为奇怪,所以我封锁了这个号码。” 努凯鲁妮萨也在帖文中分享了她与嫌犯之间的对话截图(上图),嫌犯先是说自己是“试图为大哥注册GoPayz账号”,却“不小心输入了努凯鲁妮萨的号码”。 然后,嫌犯便要求努凯鲁妮萨,与他们共享GoPayz的TAC码,起疑心的努凯鲁妮萨则表示:“GoPayz建议我不要与他人分享TAC码”,随后就把嫌犯的电话封锁。 此外,努凯鲁妮萨还分享到,她隔天甚至无法正常使用提款机和在线交易,指嫌犯似乎试图入侵她的账户。 “我向马来亚银行(Maybank)告知此事后,他们便立即封锁了我的账号;我也被迫到邻近的Maybank分行,重新申请一张新的提款卡,并重新注册Maybank2U。” 据网络犯罪警报脸书专页分享一则《Sinar Harian》的新闻指出,一名63岁的男子接到了名为Nurhidayah的电话,并要求他共享TAC码。 据该男子透露,嫌犯也是用了类似以上的手法,表示要为亲人注册GoPayz帐户,而不小心输入到了该男子的电话号码,就像努凯鲁妮萨的经历一样。 最后,该名男子通过了33笔交易,损失了约8万8379.94令吉,当银行联系该男子,并表示他有大量的现金转到第三方的未知账户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在此也呼吁各位读者,当有人要求您提供TAC或OTP时,请提高警惕!您也应该听从银行短讯的建议——“勿与他人分享您的TAC码”。 此外,您也可以每3个月更换一次银行以及网络银行的密码,以避免面临BigPay用户所面对的骗局。 ...

Page 1 of 2 1 2

Recommended

No Conten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