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可以提供极快的下载速度和低延迟,但只有在足够的室内覆盖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虽然快速实现5G人口覆盖很容易,但真正检验可及性的标准是用户是否能体验到强大而稳定的5G信号,尤其是在热门的商业建筑中。
国际网速测试平台Ookla最近发布报告,借助了Cell Analytics的数据,对全球九座最具标志性建筑(包括位于KLCC的马石油双峰塔)的5G室内覆盖体验进行了评估。报告深入剖析2024年下半年各栋建筑的数据,通过测量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为用户在这些建筑内实际获得的5G信号强度和质量,提供了见解。
在这九座摩天大楼中,上海中心大厦录得最强的5G信号,建筑物内部所有样本的加权平均RSRP为 -71.04 dBm。这表明其室内网络优化良好,很可能得益于中国广泛的5G基础设施。报告指,由于中国是5G部署的主要领先国家之一,像上海这样的主要城市中心受益于先进的室内网络解决方案,如小基站和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即使在高层环境中也能确保强大的覆盖。
与此同时,英国伦敦碎片大厦(The Shard)的5G体验最差,平均RSRP和RSRQ值最低。
双峰塔和台北101部分区域5G覆盖不稳定

根据Ookla的说法,RSRP代表手机接收的网络信号强度,超过 -90 dBm为覆盖极佳;介于 -90 dBm和 -100 dBm之间为覆盖良好;若低于 -100 dBm,下载速度可能变慢甚至断网。
以马来西亚和台湾为例,吉隆坡双峰塔和台北101平均5G RSRP表现良好(高于 -90 dBm),但用户在某些区域遇到信号较弱的情况。如上所示,两座建筑物最低10%的RSRP值均低于 -100 dBm,这表明覆盖不稳定。
RSRQ则是衡量设备接收的参考信号质量的指标,达到 -10dB 或更高表示网络质量上乘,在 -10dB 至 -15dB之间为良好,低于 -15dB被视为信号欠佳甚至无信号。
吉隆坡双峰塔最低的RSRQ值低于 -16dB,是九座摩天大楼中倒数第二低的。即使是拥有93年历史的帝国大厦,其RSRQ值也更高(最低10%),为 -14dB。报告称,这不足为奇,因为吉隆坡双峰塔目前缺乏专用的室内5G覆盖解决方案。
双峰塔顶部的5G变得更差

有趣的是,报告还对九座摩天大楼最低10%和最高10%处的5G信号强度和质量进行了分析。随着海拔的增加,吉隆坡双峰塔、韩国的乐天世界塔和印尼的傲途格大厦(Autograph Tower)的信号强度显着下降。
吉隆坡双峰塔在接近地面的较低楼层记录到相对较强的-80.44 dBm,但在顶层降至 -92.67 dBm。这主要是由于缺乏专用的室内5G覆盖解决方案,大多数5G信号来自室外基站。信号质量也存在巨大差距,双峰塔的RSRQ在较低楼层录到不错的-12 dBQ,但在较高楼层录得较差的超过-16 dB。
上海中心大厦拥有出色且稳定的5G质量,建筑标高底部10%和顶部10%的信号均超过-12 dB。有趣的是,上海中心大厦顶部的信号强度比较低楼层更强。
室内5G覆盖对摩天大楼至关重要

Ookla表示,拥有强大的室内5G覆盖对于摩天大楼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建筑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商业中心、住宅区和主要旅游景点。观景台的游客、在高层办公楼运营的企业以及居民都需要无缝连接以进行工作、通讯和娱乐。
报告强调了提供稳定的5G性能和质量的潜在挑战,其中可能包括建筑材料,例如低辐射 (Low-E) 玻璃,这些材料会通过阻挡或反射无线电频率(尤其是毫米波等高频频段)来显著影响5G信号衰减。它补充说,这些挑战凸显了对专用室内解决方案的需求,如小基站部署、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以及增强的室内网络基础设施。
随着5G不断发展,报告提到电讯公司和建筑开发商必须共同努力,提高室内网络质量,确保摩天大楼各个楼层的用户都能体验到快速、稳定和不间断的连接。对于运营商来说,5G室内部署是通过大规模物联网(IoT)、增强型移动宽频(eMBB)和固定无线接入(FWA)等,实现投资盈利的战略途径。
想要进一步了解,你可以查看Ookla的室内5G报告。

国家数码公司 (DNB) 最近宣布,已在73个地点部署了5G室内解决方案 (5G IBS),其中大部分是医院、城市转型中心 (UTC) 和国际机场。其最新的5G IBS部署包括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第一和第二航站楼。
DNB总执行长拿督阿兹曼表示,该公司今年的重点是增强5G室内覆盖和连接。